砂砾层中的鹿角化石
吴胜利
(资料图)
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中部,黄河、渭河、洛河、石川河及其支流纵横交错。
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水源遍地而生,自然地理环境极为优越,为远古人类的居住、生存、繁衍提供了充分的生活资源。诸多河流将这里的黄土高原切割,裸露出来的黄土、古土壤地层剖面,为渭南旧石器的发现和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
渭南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重要分布区之一,曾经发现的“大荔人”头骨化石成为早期智人的代表,在人类进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科院古人类研究专家吴新智先生曾经称“大荔人”头骨上包含了更多现代人的基因,对于研究中国现代人起源与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1987年之后,中省级考古单位在渭南境内展开的旧石器考古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2020年以来,重新启动停滞了近半个世纪的渭南旧石器考古工作。截至2023年上半年,渭南市博物馆对所辖区域秦岭北麓渭河的各个支流,北洛河流域、石川河流域分段式展开了旧石器考古调查。在临渭区、华州区、潼关县、大荔县、蒲城县、富平县等地,新发现旧石器遗址点上百处,获得石制品、动物化石标本1000余件。这些重要发现和收获,对于研究渭南古人类的起源、生存、分布、迁徙,环境演变与人类适应方式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依据与科学价值。
大荔人遗址
1978年3月,陕西省水利水电局刘顺堂在大荔县段家乡甜水沟洛河左岸三级阶地砂砾层中发现“大荔人”头骨化石。化石为一个不足30岁的男性头骨,头顶低矮,前额扁平,眉脊粗壮,吻部不甚突出,颧弓细弱,颅骨最宽处不接近颅底而在颞骨鳞部后上部。颞骨鳞部不呈三角形而呈圆鳞状,面部扁平。脑容量估算约1120毫升(现代人脑容量1500毫升)。与“大荔人”化石同时出土的还有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距今大约15-25余万年。
同年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分别进行过发掘。
1980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进行了第二次正式发掘,并在附近区域展开了考古调查。
2021年11月13-29日,渭南市博物馆考古部参与了上级业务部门对“大荔人”遗址周边及其蒲城县、澄城县洛河流域的旧石器考古调查。新发现旧石器遗址点数十处,采集到旧石器标本超越百件,各类动物化石若干。其中在甜水沟“大荔人”遗址处采集到的石制品经几位旧石器专家认定,八件具有代表性的石器标本荣登渭南市博物馆旧石器展陈,其余标本有待于后续研究。
临渭区旧石器遗址
秦岭蓝田山区偏北,临渭区石鼓山是湭河上游浊水河的发源地。浊水河之东,青龙岭下的阳郭镇北庄,1974年村民在沙砾层下的冲积黄土层中,发现了一顶古人类头骨化石(已残),化石顶部较厚,处于半石化状态。经送北京相关单位鉴定,系一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早期人类头骨化石,时间约为1-5万年。
随后渭南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左忠诚研究员组织技术人员,沿浊水河逆流而上进行调查。调查到北庄上方蛤蟆岭位置,在一处断沟土崖壁的生土层中,发现存有砍砸器类型的旧石器时代石制品。
2022年2月25日,时隔近50年之后,渭南市博物馆考古部对该遗址重新进行了考古调查。在离遗址近处姜河村新石器遗址对面的宁家村,再次新发现到旧石器遗址点多处,其中几件不同时期的地层标本分别处在第①层古土壤、第③层古土壤,或①-③层马兰黄土之间。
韩城禹门洞穴遗址
位于韩城市龙门镇禹门口西侧的华子山腰,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8万年人类居住过的洞穴遗址。洞穴东临黄河,高出河床30米。
1972年桑树坪煤矿修建二号铁路专线隧道时被发现。1973年1月,地质系和历史系师生进行了清理。洞穴宽度约3米,洞中堆积层厚度2.7米,可分为三层。中层为石灰岩崩塌的黄土状粉砂层,出土有小砾石凸镜体、兽骨化石和人工打制的石核、石片,石器共计1202件。石器包括有砍砸器、切割器、尖状器、刮削器,其体形细小,石片宽短且薄,以燧石和石英砾石为原料。动物残存碎片包括了牛、犀牛、鹿等。植物残存有松、桦、榛、柳、云杉、胡桃、桤木属、蔷薇科、豆科、禾木科、百合科等等。
洛河流域旧石器遗址
根据陕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显示:洛河流域区原大荔县段家乡至羌白、官池,以及城区南段一带,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极为广泛。它们分别是:南结草遗址、拜家村遗址、九龙遗址、马坊渡遗址、苏胡遗址、八鱼遗址、白马营遗址、北营遗址、南王阁遗址、小庄遗址、苏村遗址、东花城遗址、坊镇北遗址、坊镇河遗址、坊镇遗址、后河遗址、似仙渠遗址、西花城遗址、育红北遗址、育红东北遗址、育红东遗址、育红河遗址、下庙渡遗址,共计23处。
根据《史前研究》1983年创刊号记载,这些旧石器遗址当中的石制品与动物化石大多分布于洛河各级阶地的黄土层或之下的砂砾层中。从这些生土层中采集到了大量的石核、石叶、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石镞等石制品;采集到蚌类、犀牛、羊、鹿、马等动物化石。其中以北营几个遗址内涵最为丰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被收录于1988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
沙苑文化遗址位于大荔县南部的沙丘地带,为中国科学院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5年冬发现。当时仅发现了石器,1973年再次调查时发现了人类头骨化石,此后的几次调查,除发现了大量石器外,未发现相关的地层关系。这些石器多分散在地面,以石片石器和细石器为主。石片石器有石片、尖状器、刮削器等。细石器有石核、小石片、尖状器、石镞、刮削器等。石片石器是该文化的典型产物,又是细石器文化中所罕见的。据国家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研究,认为这些石器属于中石器时代遗物,人类头骨化石属同时期遗骸,具体时间大约在一万年以上。
蒲城直社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蒲城县孙镇直社村东南300米,洛河北岸三级台地之上。地势较高,遗址具体面积未能确定。文化层厚约1米左右,在据地表约20米的砂砾层中,出土有燧石、石英石、脉石英质的刮削器、尖状器、石核、石片等,共数十件,同时出土有马、牛等动物化石,对于研究洛河流域地貌、环境、气候变迁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1989年7月,渭南县河西乡村民在河道挖沙时挖出了一批“龙骨”。“龙骨”当时被村民抬回了村中,残余沙洞中仅存大如树干的化石,长度大约12米。
渭南县文管会得知消息后,左忠诚、韩振吾与王大谋等上河西收集流散的化石。其中有四个古象的上下腭骨化石,分属于两个地点的古象个体。陕西省考古所接到报告后,派人清理了深埋在沙洞里的古象门齿化石。根据专家推断,此古象化石距今约70-100万年。
河西张家坡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号称“龙骨”之乡,湭河上下游都是古生物化石的集中之地,此次河西古象化石的出土,对研究河西上古地形地貌、气候以及古生物变迁有着十分重的意义。
龙首渠大约是在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间(前120-前111年)修建的。这是开发洛河水利的首次工程,当时征调了上万名民工,挖通起自徵县(今澄城县)终到临晋(今大荔县)的渠道。
《史记》载:“……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徵(澄城)引洛水至高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作之十余岁,渠颇通,犹未见其饶。”
文史记载中“得龙骨”的“龙骨”与河西乡发现的“龙骨”皆是指大型动物化石。根据考古学时代划分,同属旧石器时代文化范畴。
上世纪20年代,我国考古专家在北洛河整个流域之内,调查发现到大量晚期智人化石,时间约3-5万年。流域面积含陕甘两省2.69万平方千米,干流均在陕西12个县区的北洛河,成为研究华夏民族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
展望未来
渭南市境内主要河流流域旧石器遗迹调查与发掘,填补了本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之空白。丰富了旧石器遗址的数量,扩大了遗址的分布范围,使我们进一步明晰了旧石器的分布规律和埋藏条件,有助于今后渭南市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对于构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脉络、探究早期北方人群的扩散与石器技术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